二、《金刚川》对人物的刻画略显单薄,还可以更立体一些。
虽然,《金刚川》塑造了张飞、关磊、刘浩、闫瑞、高福来等很多战士形象,但由于人物比较多,再加上,多视角的叙事结构,难免摊薄了戏份,以至于除了张飞、关磊给人留下的印象较为深刻以外,其他人物的刻画就稍显单薄了一些。
此外,对人物的塑造还可以更立体一点,比如,张飞决定赴死的那场戏,影片对他的英雄气概、视死如归的豪情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渲染,确实很感人,但如果再加入一些人性化的成分或许效果会更好。比如,当他发现自己的胳膊、腿被炸掉的那一刹那,是不是也会存在一丝本能的恐惧呢,当他决定牺牲的时刻,应该也会怀念自己的亲人吧,如果把这些情感递次表现出来,应当会使人物立体饱满很多。而且如此设计,也会更加突出这场战斗背后的伟大意义,战士们在对亲人有所眷恋、对死亡存在恐惧的情况,还愿意为了后代人的幸福而牺牲,这何其可敬!
《金刚川》主人公张飞
再看《八佰》,由于戏份重点放在了展现不同人物面对战争时的状态上,所以,对人物的塑造要相对饱满一点,像谢晋元、老葫芦、端午、羊拐、老铁、包括对岸的群众,每个人的身份背景及性格都跃然荧幕,可以说营造了一个乱世众生相。
当然,退一步讲,《金刚川》虽然刻画人物的篇幅较为有限,但却能用很精准的细节来体现每个人物的性格,这点是值得称赞的。比如,通过关磊抽烟被降职,以及强行与张飞换炮,将一个糙汉子的形象勾勒了出来;通过张飞开炮时犹豫不决,体现出他冷静谨慎的性格;对美国空军反派的刻画也很有意思,一边喝酒一边开飞机,似乎很有美国人的特点。总体来说,人物与人物之间是不相雷同的,这难能可贵。
三、《金刚川》虽然效果很好,但故事并没有完全展开,有点意犹未尽。
虽然,导演从工兵、高炮兵、美军等多个视角来讲述《金刚川》的故事,但故事线索始终没有脱离战斗现场,诸如当前的国际形势和金城战役的具体情况,都是用旁白、对话等来间接介绍的,而没有完全展开来讲,尤其结尾部分,以战士们组成人桥,帮助其他战士成功渡江就结束了,似乎有点仓促。其实,观众特别希望看看金城战役战场的画面,以及美军战败后谈判现场的画面,这些其实可以简单带一笔的,但遗憾的是都没有展现,略感意犹未尽。
《金刚川》故事没有完全展开
如果把《金刚川》所展现故事比喻成一个“点”,那么,《八佰》所展现的则是一个“面”。《八佰》中导演对故事进行了全方位展开,将四行仓库内外的具体情况,包括战士们的日常生活,敌军如何进攻都进行了描绘;对苏州河彼岸观战群众的动态,从普通民众到知识分子再到商界老板,他们是如何看待这场战斗的,都有镜头刻画;还有国际势力的介入,例如,外国考察团在空中观战的画面,这些支线使观众对当时的时局有了更充分的认识,无形中拉大了电影所构造的时空感,虽然,结尾部分也停留在过桥的画面上,没有对后续进行介绍,有点意犹未尽,但总体感觉这个故事的内容是相对丰满一些的。
当然,不可否认,拿《金刚川》与《八佰》比本身就不太公平,要知道《金刚川》因为疫情原因,拍摄周期仅有三个月,而《八佰》用十年准备,四年制作,从这点看,《金刚川》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拍摄完成,并且拍出这个效果,而且做到了电影叙事形式的创新,已经是很不错的了。
最重要的是这部电影的意义,弥补了近年来抗美援朝题材作品的缺失,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当年的抗美援朝战争,去缅怀那些为国牺牲的无名英雄,与此同时,也鼓励更多人拍摄同类题材的作品开了个好头。
结论
《金刚川》和《八佰》都是优质的国产战争片。虽然,《金刚川》的评分略低于《八佰》,但不能否定影片价值。由于拍摄周期有限,《金刚川》的制作团队在自身能做到的范围内做到了最好,而且用不同视角来讲述同一事件也是一种拍摄手法的创新,可圈可点。当然,最重要的是观众能从中了解抗美援朝的历史,铭记那些为国牺牲的无名英雄。希望未来能拍更多抗美援朝题材的优质电影。
【声明】本文来源文艺青年撸美剧,如侵犯到您的权益或版权请及时告诉我们,我们将在72小时内删除!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chuantuhub.com/archives/2020/10/35932.html